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罗田 绿色引擎助发展 特色兴县竞风流

    信息发布者:河右布衣
    2017-01-05 11:32:51   转载

    罗田 绿色引擎助发展 特色兴县竞风流

    2016-06-13 06:26:0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举报0

    (原标题:图文:罗田 绿色引擎助发展 特色兴县竞风流)

    湖北日报讯
    图文:罗田
    图文:罗田
    图文:罗田
    图文:罗田
    图文:罗田
      湖北日报讯 图为:凤城新貌
      图为:白莲十里荷塘

      图为:宏源药业

      图为:天堂寨玻璃栈道

      图为: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调研黑山羊产业

      图为:古镇新姿

      这是一首歌,追梦是悠扬的曲,奋斗是铿锵的词,六十三万罗田人唱响义水河畔。

      这是一幅画,绿色是永恒的发展底色,红色是激昂的奋斗热情,蓝色是务实的砥砺前行。

      这是一盘棋,罗田县委、县政府以战略眼光勾勒绿色发展的图景,用特色为未来发展注入无尽活水。

      这是一道题,全省2015年县域经济考核罗田由第18位进至第13位,成为全省进位最快的县市之一。

      后发之县寻求弯道超越,绿色青山已变金山银山;人有我有,人优我特,多情大别山,罗田特先行。

      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一朝传唱天下知。

      罗田,闻名于世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茯苓之乡、蚕桑之乡、野生兰花之乡;拥有罗田板栗、九资河茯苓、罗田甜柿、金银花、苍术五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罗田县域森林覆盖率达72%,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是华中地区重要生物基因库、生态功能保护区、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

      近年,罗田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民生和县”的五县战略。用“山上建景区、山下建园区、改造老城区、拓展新城区”的路线图,将五县战略经营得风生水起。

      站在“十三五”开局的起点,该县上下力争在“四个大别山”和“双强双兴”的黄冈实践中写就更多罗田作为。

      农特开发,黄土地里开“金银”花

      罗田素有“鄂东生物基因库”美誉。

      藏身大别山,潜藏无尽良材,如何将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罗田在“绿”和“特”上做文章,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大发展、特色产品叫得响、农民收入大增长的脱贫致富新路径。

      作为“板栗之乡”,板栗树就是罗田人的“摇钱树”,摇出100万亩、年逾6万吨的产量;摇出湖北绿润等30多家板栗加工企业,销往全国126个城市;摇出了产值超过10亿元的“土特产”。

      该县结合山区特点在板栗地上套种优质牧草,探索出“栗+羊”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全县养殖黑山羊约25万只。

      “板栗林里可以饲养‘五黑鸡’,鸡给板栗‘治病’,一块山地出两样绿色食品。现在我的产品非常紧俏。”白庙河镇杨家庙村罗田县鸡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汉平说。

      “镇上农户的甜柿既可以卖新鲜的,也可以卖干果,甜柿苗也可以卖。光卖树苗和树枝的大户户均收入不菲,甜柿可是我们农民致富的金疙瘩呀。”该县三里畈镇党委书记陈建如是说。

      罗田特产的甜柿是不经人工脱涩即可食用的自然脱涩品种。目前全县甜柿栽培面积4.5万亩,年总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年创产值过亿元。

      罗田另一“特”——茯苓,这一残松树蔸上长出的“奇异果”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朵朵“白银”。九资河茯苓以其优良品质久负盛名,曾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建设百万亩中药材基地,打造百亿元中药材产业”。目前,罗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产量9.08万吨,种植收入9.35亿元。全县药材收入过10万元的农户有220户,茯苓产区去年人平增收超过3000元。

      罗田畜牧养殖历史悠久,可用草场近100万亩,具备牛羊等草食畜牧业优良条件。近年来该县抢抓“南方10省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计划”机遇,成功入围全省14家业主试点单位。

      “一亩板栗林下套种牧草,一年还能养5只羊,增收5000元。全县100万亩板栗林,如果全部套种牧草,能养羊500万只,这可是一笔大收入呀。”2015年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在刘锦秀创办的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同农民同算“致富账”。

      而此外,随着罗九百里生态画廊、罗胜百里风情画廊和“318”百里乡村画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日渐凸显。该县适时将生态农业与特色乡村游、休闲游相结合,目前已有乡村旅游景点106处,农家乐万余家,休闲农庄450多家。

      绿色发展,工业实现“弯道超越”

      作为后发型山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罗田如何画出经济发展上行线?

      两年前的工业“千人大会”上,罗田县委、县政府将工业与旅游关系定位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确立“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

      方向确定,该县积极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县城西南郊占地9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仓储、物流、金融、公租房等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全县82家规模企业中有37家落户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截至4月底,全县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1亿元,规模工业增速达到7.5%。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山区贫困县如何解决投资难题?招商引资是不二选择。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紧盯“大项目”和“项目建设年”。改善基础设施,创造投资条件,优化投资环境,便捷投资渠道;明确任务,分配指标,责任到部门,一把手牵头。

      “没想到一个山区小县有如此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没有实地考察和洽谈还真的不敢相信。”从项目洽谈、协商到最后签约,仅用一周时间,投资10亿元的居然之家精品家居建材主题购物中心项目在罗田落地,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如是慨叹。

      目前该县初步形成以农特产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家居建材、清洁能源、丝绸纺织六大门类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全县共有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的规模企业71家,宏源药业公司是其中代表。

      当下的罗田,续建项目进展顺利,投资6亿元的纺织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大别山机动车驾考中心项目已经初具雏形,万全寨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为罗田的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源头活水……重点推进的12个新项目陆续上马启动,好一派夏日的干事创业激情。

      “绿色是罗田最大的优势、最核心的吸引力。”汪柏坤介绍,县委、县政府按照“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不仅寻求当前经济指标上的突破,更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抓招商、上项目时,着力发展绿色经济,走绿色繁荣、绿色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全域旅游,风景罗田“这边独好”

      累计接待游客535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3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32.8%。这是罗田县2015年旅游经济的“成绩单”。

      今年,一月“吊锅热”持续升温;二月乡村民俗游,游客人头攒动;三月田间山谷游,游客络绎不绝……罗田旅游喜事不断,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62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罗田名列其中。

      天堂寨景区今年前4个月接待游客21.89万人,同比增长6.36倍;门票收入1018.69万元,同比增长4.26倍。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深闺”小县,凭什么捧回“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名县”“湖北旅游强县”等一块块极具分量的金字招牌?

      答案是基于新理念和新思路的“全域旅游”。

      罗田把全县作为一个“景点”来进行大手笔、大气魄规划布局,对全县的山水田园重新审视,推出“山水游”“乡村游”“体验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阳春三月遍地景,春光无限;“夏日避暑天堂寨,无限风光薄刀峰”;“金秋好时节,罗田看红叶”“浪漫大别山,相爱红叶季”已经成为罗田全域旅游的金名片。

      如今的罗田旅游正由传统的一日游、两日游向多日游转变,由假日型旅游向全时段旅游转变,由单纯的避暑休闲、观光览胜向养生养老、参与体验深度游转变,整体进入提档升级的全新阶段。

      该县坚持把旅游作为扩大罗田对外开放、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第一抓手,以旅游的率先突破整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业对GDP的贡献从2009年不足8%到 2015年的33%,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罗田县县长詹红运如数家珍。

      三里畈温泉风情小镇、天堂寨观光电梯和玻璃栈道、黄狮寨红杜鹃、潘家垸古梯田、燕儿谷茶梅花海、平湖天河沙海大放异彩,大别山风景名胜区通过评审,罗田成为全国首批森林旅游示范县。目前罗田共有生态、人文、民俗、现代农业等各类乡村旅游景点106处。

      城乡融合,山水相依靓山城

      近年,罗田抢抓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四个大别山”战略机遇,把“以人为本”和“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贯穿发展的始终,把扮美城市与“五化”乡村相结合,把推进城乡建设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着力建设城乡融合,山水相依的宜居新城。

      该县紧扣“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着力提升城乡规划标准,高起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统筹老城改造与新区拓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力布局,统筹城市功能与城乡特色魅力,促进城乡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无序性向内涵式转变,不断提升城乡建设新境界。

      积极推进城镇化集聚战略,构筑“一主四副三区四带”空间结构。推动主城区南延东扩壮大自身实力,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将三里畈、胜利、九资河、匡河等四个重点城镇建设为“四个副中心”城镇,建成全县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

      着力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南部综合发展区和东部特色发展区。以县域东西两条纵向的重要交通干线罗九公路、罗胜公路为轴,形成两条综合型城镇发展带;以县域南北两条横向的北部旅游公路和南部的318国道为轴,形成北部城镇旅游发展带及南部城镇产业发展带。

      根据县域水系、山地的自然格局及城镇布局的特点,打造“一山二水五廊”。以山水为骨架,以山林河湖为要素,建北部大别山、贯穿南北的义水河和巴河水、五条山系生态廊道。

      成功创建了省级园林城、省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城、全国平安县、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夺得湖北省第六届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在规划中心城区和特色乡镇之外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色、有民族特点要求,着力推进“文化小镇”“特色村镇”和生态文明塆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力争在宜居上尽快实现“一体化”。

      九资河、胜利、三里畈被列入全国重点镇,九资河镇圣人堂村被授予全国、全省名镇名村。胜利镇瓦屋基等4村列入全国传统保护村落名录,九资河文家畈等8村被命名为全省宜居村庄。

      把改善民生贯穿发展全程,推进义水北路等区域棚户区改造,建设安置房26.7万平方米,500余户具备安置入住条件居民已陆续回迁入住。建成“幸福家园”、河东宜居山庄等保障性住房7803套、55万平方米,基本解决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


      该县多措并举,大力整治“乱、脏、堵、污”,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城乡“四化”建设标准。年均投入环境卫生方面资金超过1000万元,垃圾中转站专用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道路清扫车等处理设备35台套,6处垃圾中转站,垃圾池1250个,聘请保洁员640名,免费开放公共厕所38座,实现全天候保洁。

      “魅力县城、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级联动的新型城镇化罗田路径正逐步变为现实,在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城市、秀美乡村的路上,罗田正阔步前进。

      策划:童伟民

      撰稿:刘世民 张朝珍 陈学琼 李欢 王硕

      摄影:邱亚林 王珂 何梦林

    netease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